舟曲---一座悲伤之城 (在
甘肃舟曲泥石流现场发回的报道)
一
无论有着怎样丰富的想象力甚至多么流畅的表达能力,我都无法形容站在舟曲的泥石流现场所看到的情景。那种恐怖的破坏力在我穿越了无数的建筑后,就这么措不及防的突然出现在眼前,瞬间击倒了我。在我眼前,是一道长2公里多,宽100多米的冲击带,它上接高山,下连汹涌的江水。冲击带上布满稀烂的泥地和砖块,两边还保留着部分残存的建筑,这些建筑要么像个遭到解剖的人,被削掉了一半,裸露着内部的水泥板;要么从顶部直接垮掉,歪七扭八的倒在一边。就在一天前这个地方还是商场和民居的所在地,熙熙攘攘人气极旺,但现在它像被一个强有力的手就这么一挥,全被抹去了。
泥石流冲击到穿城区而过的白龙江,将河床抬高。水漫过河堤迅速淹没了两岸的楼房,形成了一个长1.5公里,宽120米的堰塞湖。坐在救援队的冲锋舟上沿江水而下,两边是被淹没了两层高的楼房和只露出顶部的凉亭以及绿化树,除了救援人员偶尔的喊话声,周围一片静寂,只剩下河水流过发出的哗哗声,那种安静会让人感到恐惧。不过泡在水中花花绿绿的招牌却显示它原来是个商业区,也是一个繁华喧嚣的所在。
二
在泥石流的冲击带上,救援人员正在进行奋力的挖掘,他们彻夜不休,采用人海战术,顶着烈日,忍受酷暑,用铁锹和铲子挖开淤泥和废墟寻找下面可能的生还者。因为作业面的狭窄,大型机械难以进入,大部分的救灾只能依靠这种原始的方式艰难的进行。有关救援奇迹的新闻不断传来,先是一个74岁的老妇在被困30多个小时后被解救出来,又有一个中年男子在60小时候被救出,在恶劣的条件下,这些消息就像一个强心针让人无比兴奋。
但更多人却没有这么幸运。这片泥地下还埋着上千失踪者,他们逃生的家人日夜守候在废墟旁,渴望得到亲人被找到的消息,更多时候则是等到亲人丧生的遗体。这些已经找到遗体的人们,身穿丧服,面带悲戚,一些女性高声痛哭,无法自拔。
舟曲,这座城,曾经有着活力、被高山美景环绕的城,现在充满了悲伤,令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无法释怀。
三
死去的人已经获得解脱,还活着的人们除了要在无尽的思念中度过余生,更面临如何活下去这个最现实的问题。灾难导致当地断电、缺水,虽然救援部队已经设置了救灾安置点对无家可归的灾民发放物资,但紧缺的帐篷、食物以及饮水还是不能满足所有受灾人们的需要。就连安置点内的灾民也缺少被褥和御寒的衣物,他们只能睡在地上,忍受土地的潮湿和冰冷。物资的紧缺并非因为外界的供应太少,而是因为其中一条道路没被打通,所有供应车辆只能拥堵在城外望城兴叹。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一切还在好转。在救援人员的努力下,泥石流冲击带在被逐渐清开,堰塞湖的水位也在一天天下降,道路正在抢通,更多的物资被运来,部分商店和银行已经开始营业,电力和通讯也在恢复中。。。。。它让人们在悲伤中感到了希望。
好了,对于舟曲我想我已经说了够多了,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我还要留在这里,报道这里的一切,目睹它的救赎,感受它的苦痛。可以确定的是,有关这个城的一切,无论现在或将来,离开或是停留,它都会留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不会消失,就像刻在身上的一道记号,如此鲜明又如此深切。
(感谢我的同事周庆元和赵玮正是你们的敬业和精神支持给我了坚持下去的力量,让我能够顺利的报道关于这里发生的一切。也特别感谢摄影技术高超的赵玮,你的图像不但给我留下宝贵的工作记录,也真实的记录了关于这场灾难的种种细节。)